• 站内搜索:
  • 帐号:
  • 密码:
  • 注册

站内搜索
  • 起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关 健 字:

关于《梁皇宝忏》的开示返回

2013-12-23 18:15:22 来源:弘法寺 浏览量:20748
导读:

各位居士菩萨,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我们诵经的时候,不是念给佛听,而是念给我们自己听,因为在念的过程中速度很快,所以如果我们很熟悉这个经文的话,就可以“随文入观”;看到文字就...

    各位居士菩萨,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我们诵经的时候,不是念给佛听,而是念给我们自己听,因为在念的过程中速度很快,所以如果我们很熟悉这个经文的话,就可以“随文入观”;看到文字就可以思惟,一面观想里面的内容,这就是随文入观。但是如果我们对文字不是很清楚,那么念过去的时候,虽然每个字都念,但是就不是很清楚里面的意思,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定力。有定力,心很安定才有办法每一字念得清楚没有错乱;但是如果要开启智慧,一定要有所理解。所以我们就运用一点时间来看一下忏文的内容,每天晚上我们都有这样子的一个消文学习。
 
    请大家拿这个忏本的第一卷,翻开到四十六页,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文字。“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前面部分是讲为什么会成立这一部忏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梁武帝的太太郗氏生性非常暴劣,所以当她死亡的时候就落入畜生道作蟒蛇,结果托梦给皇帝说她在畜生道受苦,希望梁武帝为他诵经、作忏。因此梁武帝就找来了法师,建立了这部梁皇忏,所以梁皇忏本身不是一部经,不是佛说的经,它是集合佛在各个地方说到忏悔方面或者是因果报应方面的道理,集合众多的经典内容合起来成为一部忏本,所以不是佛直接讲述的一部经。这部忏的成立是因为梁武帝作了一个梦才成立的,而梁皇就是梁武帝。所以有些人也曾经问:“过往的亲友有没有可能来托梦?”有,是有这样的可能。如果他需要的时候,例如落入恶道当中,因为他有宿命通,知道这个过往亲友可能来跟我们拜托,请求要我们作功德回向给他,所以会有这样子的一个现象。
 
“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提名。”
    这个题名以弥勒菩萨“慈”慈心为根本,慈悲、慈悲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说慈悲以慈为根本,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亲就是智慧。那么佛的智慧怎么开启?佛的智慧,也就是法身的这个母亲(智慧)是怎么来的?是靠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佛的祖母。意思就是说,修道以慈悲心为根本,有慈悲才有佛,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慈悲是世间、出世间的善法。“慈”是什么呢?就是“爱”的意思,慈爱或者仁慈。慈就是把别人看成自己一样平等地对待,友爱众生。所以自己快乐的时候,或者自己得到什么利益的时候,会想到众生,也会想要跟他分享,因为他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就好像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得到什么好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快乐,她会马上想到她的孩子,就愿意跟他分享。当她布施给他的孩子时,她不会觉得“我少了什么”,因为“他跟我是一体的、没有差别的”,所以这就是慈心。而悲心是慈心的深化,比慈心还要再更深入一点,没有慈爱的心就不可能有悲心。悲心就是怜悯、同情,看到别人苦的时候会有一种同情怜悯他的心,感同身受。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友爱众生、关怀众生、爱护众生,不能够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那么我怎么能够感同身受他所受的苦呢?我怎么会想要同情他呢?所以一定是有慈心作根本,然后才会生起悲心。慈悲这两个字,是以弥勒菩萨代表慈,所以说“慈隆即世。悲臻后劫”。而“依事提名”,就是依这样子的事情来提名,依这样殊胜的因缘来提名。
 
“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
    以这样子的这个法(即慈悲道场忏法)来守护三宝,让这个魔障碍隐蔽不现。我们修道要去除障碍,但什么是“魔”呢?什么是“魔境”呢?不是青面獠牙叫作魔,有些魔长得非常好看,这个境界非常地微妙,那也可能是魔境。魔的意思就是能断人慧命、障人修道的因缘都叫作魔;不管它是人、是事还是物,只要会障碍我们智慧的开启或障碍我们修学善法,那么就是魔境。所以要以慈悲心作守护,让这些魔境隐蔽。
 
“催伏自大增上慢者。”
    有慈悲的人,他的烦恼就自然降伏,因为他心中有众生。心中有众生,则傲慢心、自大心就会自然降伏。
 
“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
    什么叫作“善根”?善根就是善的潜力。在我们的心中有种子,在我们的八识田里面有种子,有今世建立的种子、过去世建立的种子,有很多很多多生累劫建立起来的种子,这些种子有善有恶,其中能让我们生起善念、实践善法甚至得到善的果报、快乐的果报,这些都是由于善的种子,也就是过去行善的因,才有办法成就这一生善的果报、来世善的果报。所以善根就是善的种子、善的潜力。因此我们修功德不是写在墙壁上的那个名字,那个没有功德!在那里写多少都不会有功德,写在心里面的才会有功德,要在八识田中多写一点。意思就是我们要多去做一些善法,在八识田中一直熏习善的种子,这些善的种子统统都记录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未来的福报和快乐的因缘就具备了,就是善根。所以还没有种善根的人,现在就要让他们来种善根。
 
“已种善根者。今令增长。”
    已经有善根的人,透过这样子的修学能让他们的善根更增长。所以拜忏中会念这个文,透过生起虔诚的、惭愧的心,在这个拜忏的过程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蒙佛加持、法力加持而使身心得到净化,这是善的熏习。当我们读这个经文的时候,文字正在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就不敢去违犯,就会顺著正道、善道去实践,这就是善根的建立。那么已经种善根的要加强,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忘记;像我们修学当中,有的时候在生活里面遇到境界的时候还是会忘记所修学的佛法,表示这个善根不坚固,所以要让善的力量坚固。因此佛说我们要成就金刚般若,让我们的心就是金刚,使我们的心面对境界考验的时候不退转,这就是金刚心,能够没有恐怖、没有障碍、得大自在。但是凡夫众生还有烦恼覆心,因为烦恼障碍而不能够把金刚的本性完全的展露,所以会有障碍或退却,因而要让善根不断地增长,藉以移除这些障碍。
 
“若计有所得。住诸见者。皆悉令发舍离之心。”
    “计有所得”是指如果人心里面常常想著“我做什么就是因为我想得到什么”。“计”是计量、衡量、思惟;“有所得”就是有真实可得。这样子的行为造作是世间轮回的因,不管他造的是善业还是恶业,心中认为有真实可得,那么这就是轮回的因。学佛人要超脱烦恼、去除生死轮回的苦,在迷跟悟的关键就是要超越这一点。就像金刚经里面讲,要观相非相即见如来,学习观察这一切现象都只是因缘和合,没有真实体性。现象有,但是刹那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各位想一想,三十年前的过去、二十年前的过去、十年前的过去,那些过去我们所做的,现在在哪里?只是剩下记忆的一部分而已,等到哪一天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再回想我们这一生,不也是只剩下一个记忆吗?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当下,若还是在分别、在执取,那么到最后剩下的却只剩下记忆而已,然后以这样子的记忆,以这些善恶造作的念头带著我们又去投胎。会到哪一道去?如果是善业多就投生到善道去,如果是恶业多就随著恶业转到恶道去。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都在抉择我们的未来,会被这个境界转就是因为有所得。水中的月亮我们都懂得是不可得的,它有相但是没有实体,有这个现象是眼睛看得到的,可以享受一下、欣赏一下,但是欣赏过后不可以想抓住,如果想要抓住水中月就成了愚痴的人。在生命当中也是如此,有很多的境界可以享受一下、欣赏一下,但是不要执著它,如果计有所得,这就是烦恼,是苦的因,也是轮回的因。“住诸见者”是说执著种种的知见,比如说刚才讲到“无所得”的观念,他就在那儿听,他听著但他就放不下执著,所以是“住诸见者”。“皆悉令发舍离之心”是说透过这个忏法的教导,让我们不要再执著那些让我们生起苦的因缘的心。我们造作过种种业,为什么会造作?就是因为执著。为什么敢做杀生、偷盗种种的这些恶业?是因为执著。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中间的因果的时候,知道这个是苦、是苦的因缘,所以就放下。
 
“乐小法者。令不疑大法。乐大法者。令生欢喜。”
    “乐小法者。”是说如果一个人以个人利益作为出发来修行,说我要解脱、我要得到快乐,这是乐小法者。这一部忏本讲到菩萨行,所以不只是为个人忏除这些业障,也希望透过这样子的修学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所以乐小法者,令不疑大法。让他们不怀疑大乘的教法,而成为欢喜好乐大乘法的人,令他们生起对大乘的欢喜心。
 
“又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
    刚刚讲慈悲是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根本,故慈悲是众善中王,所以一切佛以慈悲为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慈悲众生的能力,这是我们的天性,我们的佛性是自然具备的。一个人一出生之后,他就在被教育怎么去爱另外一个人,怎么说呢?因为妈妈把他抱在身上的时候,那个就是爱的教育。他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妈妈保护他、爱护他,他饿的时候喂他,尿布湿了帮他换,他有危险的时候妈妈保护他,从小他就受这样子的关怀爱护,所以他内心里面就会对妈妈产生一种爱、一种信任。他只要妈妈抱,他不要别人来抱,因为别人可能危险,但是他对妈妈熟悉,所以这就是一种信任、一种爱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之下慢慢成长,就是我们说的善法不断地增长。在家庭里面学习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个就是善的基础、慈悲的基础。我觉得这种爱的教育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少了一点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跟疼惜;我觉得以前我们在农村得生活很好,因为小时候养鸡、养鸭、养很多东西,你每天都看著那些生命,从本来小小的然后慢慢、慢慢因为你养他、爱护他,然后慢慢成长,所以会培养对生命的关怀、爱护、感动。而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就是整天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萤幕前面,冷冰冰的,所以他为什么没什么表情呢?那个人变成没什么表情,跟人互动好像不知道怎么办,看到人好像有一点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平常很少跟人这样子互动,只是他熟悉的妈妈爸爸或者兄弟姐妹,没有其他的人,于是就缺乏了那种生命的互动。所以我觉得我们以前的人比较幸福也比较有福报,你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但我觉得不幸福。整天关在大楼里面有什么幸福。
 
    所以“慈悲是众善中王。一切众生所皈依处”,刚刚讲到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子被教育,我们就懂得去皈依,去依靠对我们有爱心的人、能够保护我们的人。所以菩萨要成就众生,一个要具备这样子的慈悲心,然后学习跟众生结善缘,因为有善的行为的基础,才有办法建立对方对我们的信心。因为他知道我们不会伤害他,进一步我们才有办法说法度化他,所以教育这件事是建立在信心上的。有的时候你对他说:“我跟你讲的是对的、是好的。”但是他不一定听得进去,他不一定受用。为什么呢?因为你跟他的互动当中,他对你没有信心,再好的东西、再好的佛法,如果没有信心作为基础的话,都不能受用。因此我们要度化众生,第一个要先从善的行为去开始,去利益到对方,让他对我们产生欢喜、感动,他心中有了信心之后才有办法进一步地帮助他学习佛法。
 
“如日照昼。如月照夜。”
    以下这部分是譬喻。白天的时候太阳照耀,晚上的时候月亮照耀,这些都是光明。白天的时候光明来自于太阳,黑夜的时候光明来自于月亮,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路,让我们不害怕。因此慈悲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让我们看到光明而不生恐惧。
 
“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
    就好像人的眼睛一样,就好像我们的导师一样,就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一样。
 
“同归道场。为真知识”
    这个“道场”啊,我们现在讲“道场”这两个字,是不是都指这个空间呢?现在这里这个空间?一般来讲,我们现在讲道场就是指修道的地方。修道的场所就是道场,那么就是这个空间,这个是有相的道场,有具体形相的。比如说现在在听经建立我们的正见,刚刚的拜忏是熏修佛法,这是道场。但是在这里的时间毕竟有限,几个钟头后大家又要回去了。真正的道场是在哪里呢?办道的地方是哪里啊?是心,你的心才是道场。就从我们的心开始去修,所以在这里办道。我们的身口意若是一定向善、不颠倒,能趣向究竟的自在解脱,慈悲的心是真实的善知识,所以说“同归道场。为真知识”
 
“慈悲之亲。重于血肉。”
    真正的慈悲超越亲属关系。你说他是我亲人所以我爱他,但是这一生是亲人,未来世不见得是亲人;这是世间的假相,今生大家有缘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里面,但是来世不见得有这样子的因缘,所以每一世都有不同的亲人。那么谁才是我们真正的亲人呢?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亲人。所以真正的慈悲是重于血肉的,是超越了一般亲人的慈爱,这是广大的慈悲心。
 
“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一切众生亲人每一世都跟著我们,这是因为我们建立了慈悲心,不会有生死而忘记而舍离,所以说“虽死不离”。
 
“故目等心。标号如上。”
    所以这个忏本是以慈悲起名,称之“慈悲道场”。所以我们现在知道慈悲在哪里修吗?在心上修。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立此忏法。并发大心。有十二大因缘”
    有十二个大因缘来发起这个心,也就是这个慈悲心它有十二个因缘,或者也可以说十二个相貌。
 
“何等十二。一者愿化六道心无限齐。”
    第一种“愿化六道心无限齐”,这个慈悲心愿是怎么样呢?就是礼拜的时候我们心中应该生起这样子的心,希望能够度化六道众生,而且这个心愿没有限齐,没有时间的问题,不是现在发了这个愿现在才做,未来就不作了,而是没有限齐的。
 
“二者为报慈恩功无限齐”
    第二种,为报答佛的慈悲恩德。我们能够听闻佛法、修学善法、趣向解脱,这都是佛的恩德。佛陀他出生在优沃的生活条件,还是一位太子,最后出家修道,甚至还修了六年苦行,那种苦行我们一般人真的很难想像,六年苦行不辞辛劳,到最后在菩提金刚座上成就道业,然后说法四十五年,几乎每一天都在说法利益众生。从佛的因地我们可以知道,从这一生甚至是经典里面看到佛过去累世的修行,要那么多的因缘才能成就,所以我们要很感谢佛陀,因为他的精进办道成就了慈悲心,来利益一切众生,因此我们今天才能够听闻到一句佛、一句法,然后能够受用,才懂得怎么样去除恶、修学善、趣向解脱,这些都是佛的功德。所以为报慈恩,修学功德无有限齐。我们发心修道也应该没有限齐,我们实践佛法就是报佛恩,佛最欢喜最欢喜看到的,就是世间六道的一切众生统统都能超离他们的苦,所以一个人能够修学圣道达到解脱,这是佛最欢喜的事。
 
“第三愿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受佛禁戒。不起犯心。”
    第三种,希望自己以修学佛法的善功德力去影响别人,让众生也能够受佛禁戒。什么是佛的禁戒?简单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是恶的统统要禁止,有伤害人的、侵犯人的、让人受苦的这种事情,我们都要避免、禁止。只要是让人快乐的、让人成就的、让人建立道业的,我们都要努力地去做。而最后对自己修习的功德也不执取,不执取于功德相所以心就清净,心跟真理实相一样就是能与实相相应。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真实,只是因缘和合而已,所以做了就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功德。你不执著才没有烦恼,你不执著也不会减少一点功德,反而让你的功德圆满;因为执著所以烦恼才能增长,再因为烦恼增长而减损了你的功德,以至于本来是圆满的功德,结果因为烦恼而变成有漏功德,功德慢慢漏、漏、漏、漏……,漏到最后没有了。所以修功德时,做了就放下,借修功德来修这个心,藉由修善法来观照这个心,观察我们的心是不是跟法相应?跟实相真理相应?所以我们常常讲“我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回向偈里面常常会看到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经文里面说到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以有所得心、有计著执著的心来修学善法,那么无量劫都不可能成为佛成佛的资粮。所以若是每天在想“我修了很多功德”,修了这么多功德能不能帮助我们一点点趣向解脱呢?没有。因为烦恼执著仍然一样的多,只是善法有修一点,所以福报大一点,就这样子而已,但是没有一点点真正自在的清净一点。所以我们看这个世间有福报的人很多,这世间有大福报的人很多,但是他们是不是真正快乐、心中没有烦恼呢?我们这个世间有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经”,所以烦恼还是有,虽然福报很大但是烦恼不断,所以修学功德之后要学习放下,不著那个功德相,要谦卑柔软。这个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修学圣道的人,所以他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子才是真实回向。愿我所修一切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说愿我所修的一切善行,在我心中一点执著都没有,清净无挂碍的这个心跟佛心相应,所以越来越像佛。小的地方你说不执著容易,大的地方他一样不执著,因此功德更殊胜。所以这样子慢慢修,功德力量大的时候,成就的功德利益就非常殊胜。
 
    我们自己修学善法,也能够影响别人修学善法,这个就叫作受佛禁戒。禁戒不是很多的戒条,我刚刚讲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在一开始教授的时候是没有戒律的,佛只讲这个道理而已,只要是有伤害众生的、让众生苦的不要做,只要是让众生快乐,有利益他的生命的就要去做,做了之后心中不执著能放下,就是自净其意,这个就是佛法。是后来十二年之后,僧团一开始建立之后才慢慢有了戒律。佛当时出家之后,他不像过去在皇宫里面拥有荣华富贵权力,什么条件都有;他出了家之后修苦行,什么都没有,然后每天还要去托钵乞食,所以来跟他修道的人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的。我们现在要去拜个师父,还有人问出家法师说:“师父,我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出家就是为了解脱生死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刚开始弘法的时候可有什么人护持呢?没有,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他一个人,每天托钵乞食,然后居无定所,就住在那个树底下,在树底下打坐用功。你说我想要去拜一个像这样子的一个法师,要以他为师然后学习他的道,如果我不是发真诚的修道的心,你说我能够安住身心吗?所以刚开始修学的时候,没有人毁坏佛的教法,他们都很用功办道,因为他们发的是真诚的心要跟佛学习的。但是慢慢地这个僧团越来越大,护持者也越来越多了,甚至国王都来护持佛陀弘法利生,所以其中有一些人是不是真的发心修道呢?这里面就龙蛇混杂,心就不一定能够坚定,因此就有毁坏佛法的现象出现了,就是修道人没有真正在用功办道,佛告诉他的教法他没有去落实,因此佛再进一步设立了戒法,戒法是这样子来的。一开始只有法的教育,没有戒律,只是在观念上面的建立而已,跟你讲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态度和观念,然后大家就懂得怎么样去修行了。但是慢慢地好像很多人都没有按照这个法去实践,有了一些破坏佛法的现象,所以佛就要很清楚地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所以戒律在这时才开始有,所以简单地说戒律就是善的性格的建立、善法的建立。我们说人格,人有品德能把善的品德建立起来,这就是戒。所以戒不是条目,那个只是一种要建立我们品德的一个方法,真正的戒是善法本身,透过这些实践建立我们内心的善根。所以我们学佛之后应该越来越像佛,甚至到最后跟佛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实践佛法的人,自己实践善法之外也能够影响到别人学习善法。
 
    有些人跟我说:“弘扬佛法的时候,邻居朋友都好度,但是家里人很难度。”为什么家里人难度呢?因为他对你会观察的,不是你所说的而已,他还观察你所做的,所以他如果对你所做的没有信心,你讲了再好的佛法,他也不受用。所以度别人比较快,度自己人比较慢。那要从哪里开始呢?从我们所行开始,不是从所说的开始,慢慢说,但要先做。越靠近我们的人,要先做,因为我们常常在跟他互动的时候,爱护他、关怀他、利益他的时候,他直接可以感受那个善法的利益,所以他会感觉到:“嘿,你这个人不一样,你是一个学佛人。奇怪?你的观念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子的一个态度?为什么做人处世你是用这样子的想法?”他会想知道,他就会想问,这个时候你跟他说明佛法的机会就来了,所以不要急著讲。这个是受佛禁戒,然后不起犯心。各位要知道,我们虽然不一定会说法度众生,但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能作为众生的典范、教化众生。以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我常跟同学讲:“你身为一个法师,你只要走出你的房间大门,众生就从你的身口意得度。你不用说话的,只要你身口意具足佛法,他就受益了。”所以我们不会说法不是重点,只要能够身心具备佛法,那么这个时候众生跟我们互动的时候,他看到一个模范就可以跟随。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生命中遇到种种的境界来考验,当我们面对苦的、烦恼的境界时,不被境界转、能够向善、能够实践佛法,那么别人都会看在眼里的,所以我们是众生的典范。他就会知道要突破这些苦的、烦恼的境界,是可能的一件事情。我以前常讲,这世间就是善的人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善人的力量要发挥出来的话,恶的力量自然就削弱了。小孩子若是读圣贤书,可以建立善良的品德,但是现在好像学校不讲这个。我们以前在小学时要读伦理道德,现在也都没有了。这个善的德行是你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各位做父母亲的要记得这件事:“我教我自己的孩子时,要把他教成好人比较重要,不是教成他只是很会做事。做事是其次,他‘有德’这件事情比较重要,因为他自己能利益自己,而且也能利益到周边的人。一个人虽然有才能,他可以在世间运用各式各样的资源,但如果他没有德,他可能自己造作业,伤害自己也伤害很多的人。”所以这个德很重要,可作为学习任何法的基础,所以受佛禁戒、不起犯心,因为有典范可以学习。
“四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诸尊长不起慢心。”


    看到尊长、有德行、值得我们恭敬的对象时,不起慢心。当我们看到爷爷、奶奶的时候要问候一下,不要就跑掉了。有些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头痛,为什么这孩子不听话?因为从小没有给他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那个小的地方就在熏习,刚刚讲熏习熏习这件事很重要。等到我们成为大人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世间善法没有建立的时候,你说他学习佛法能够恭敬尊长吗?他没办法。有的时候我们在教育出家法师,当他来到佛学院受教育的时候,譬如简单地说应该要“目有尊长”,甚至不要说尊长,因为佛法教育我们任何一个人心中都有众生的,看到人的时候能够问讯,光是这件事就不容易了。所以心中要有众生,你的道才会成就。从尊长开始训练起,对我们爱护的人、有德行的人,这是我们最容易生起恭敬心的对象,如果连这样子的对象我们都没有办法生起恭敬心,那么谁还可以让我们生起恭敬心啊?如果对我们有恩的、利益我们、爱护我们的人,我们都没办法生起恭敬心,那还有谁可以让我们生起恭敬心呢?就没有了。所以对于尊长不起傲慢心,这也是慈悲心的一种表现。
 
“五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在所生处不起恚心。”
    我们自己修学这个善法时,能够让众生在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不起嗔恨心,能够互相爱护互相成就,不会吵吵闹闹的。所以从我们个人开始做起,法一定是“一个影响一个”这样子流传的。佛经里面曾经作这样子的譬喻,说它就好像清珠,据说过去印度有一种珠子,把它丢到水里面去的时候,旁边的水就慢慢净化。我用这个作譬喻,菩萨就是那一颗清珠,他丢到任何的环境里面去,那个环境里面周遭的人就慢慢被净化、被影响,一个影响一个。所以我们行菩萨道不是说一定要出家修道才是行菩萨道,在家里面就开始行菩萨道的,在公司里面就开始行菩萨道的。只要我在的任何地方,就可以开始行菩萨道的,所以周边的人都被我影响,让他们都能够不生恚心。所以一个、两个……继续善的影响,力量就越来越大。
 
“六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他身色不起嫉心。”
    就是不嫉妒人家。
 
“七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悭就是悭贪,放不下悭贪的心,内法执内财,外法执外财,内外财通通都能舍。所以菩萨刚开始的时候先学习舍外财,外在的那些财富能够慢慢舍弃、不执取,他能够以这个来利益众生,那么当他的功德力越来越殊胜的时候,他连内财也都能舍,像我们说自己的生命、身体,他都能够布施出去。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舍已为人的故事,我们会很感动,这一个菩萨内外法都能舍,因为没有悭贪的心。
 
“八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凡所修福不为自身。悉为一切无覆护者。”
    以这样子善的修学,修福、福善的这些善法,都不是只是为了自己修,只是为了众生而修。让没有受保护的、没有人家照顾的这些众生,都能够得到保护和照顾,所以是“悉为一切无覆护者”。护就是保护,覆护也是保护的意思。
 
“九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不为自身行四摄法。”
    就是我们行布施法、行爱语法、行利行法、行同事法这四摄法时,为什么我们做布施?为什么我们说话利益对方?“利行”就是成就他。为什么只要众生做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成就他?或者是“同事”,为什么他做什么我就跟他一起做?为什么菩萨做这四件事呢?菩萨不为自身,只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说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不为自身去实践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十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见有孤独.幽系.疾病起救济心。令得安乐”
    一切布施当中,以关怀疾病、看护、救济有疾病的人的这个功德最殊胜;看病是第一大福田。不管你是年轻人、你是老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状况,只要一生病你都是脆弱的,身心被这个病魔考啊!只要一生病,身心都受魔考,所以在这个身心非常脆弱的时候,你伸出援手去帮助对方,他能够被深深的感动,得到很大的加持力量,所以那个时候去帮助众生,这个福田非常殊胜。只要看到一个人孤独的在这种各自的空间里面,比如说独居老人或者是一些没有人照顾的病患,一个人在黑黑暗暗的地方生病,那么对他起救济心去帮助他能够得到安乐,这就是慈悲心的一种实践。
 
“十一者以此善力。若有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我们讲慈悲一般都是讲柔软的,慈悲就是很慈祥、很柔软,人家看了都很欢喜的、
见到我们都很高兴。但是慈悲还有另外一个面相,就是遇到刚强顽烈的众生时,应折服他的要折服他,就是他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他的烦恼刚强猛烈的话,应该现怒目金刚折服他,这也是慈悲心。我们常看到菩萨慈颜爱语很慈祥的样子,但是旁边都站著几个怒目金刚表示折服之意,所以不要想著这个折服是不慈悲,他是慈悲的啊,真正的慈悲是因为有利益众生的,所以“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十二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在所生处。恒自忆念。发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续不断。”
    所以我们修学善法之后,能够让不管出生在哪个地方的众生,都能够自我忆念要发菩提心。有些人一到了道场,不知道为什么他就特别地欢喜,这种环境特别地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就很清净,有一种好像回到家的感觉,就是说他能够自己忆念发起菩提心,不用人家一直跟他讲说“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学习佛法……”,这个都是过来人。我们不是讲发心要往生极乐世界,然后还要倒驾慈航吗?这些都是倒驾慈航来的,就是他有这种菩萨的性格,令所发的菩提心容易持久。在实践善法、佛法的时候,我们会遇到种种的障难跟困难,发心能不能持久呢?第一个是要问:“我们的信心巩不巩固?”第二个是问:“我们的知见正不正确?”如果我们过去所修的功德力深厚,他就不退转;如果它不深厚,则发心容易持久难。所以要常常亲近善知识也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持续不断地让这个菩提心不断,所以去亲近善知识,长养我们的善根,让我们的善根好像花浇水,给它一点水分滋润它,它就会长得很好;那么来到道场常常亲近善知识,就好像浇的法水,善根就会长得很好。每一天我们要面对的人事物很多很多,这样子一种清净的道心是不是能够维持,要靠我们平常的修学,所以要亲近道场、亲近善知识。
推荐阅读

弘法网 2005-2022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921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粤(2002)0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90号
主办单位:深圳市佛教协会 罗湖区佛教协会 深圳弘法寺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
电话:0755-25179580        邮箱: nhfjwh@vip.163.com(南海佛教)
广东省深圳市莲塘仙湖弘法寺 0755-25737095(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