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帐号:
  • 密码:
  • 注册

站内搜索
  • 起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关 健 字:

何方耀:宗门禅与传统禅的区别及其当代意义返回

2014-03-08 14:09:09 来源:弘法寺 浏览量:7348
导读:

六祖慧能所倡导的禅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传统禅定的革新,传统禅定主要是一种修行方式,而以见性为宗旨的宗门禅学则主要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它将禅定转变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直面人生问题的心态;将禅定由特定时地转入一切时地之中。正因为其具有这些创新和特点,它对于解决当代社会人们的各种困惑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禅宗文化在历经百年劫乱之后籍改革开放的殊胜因缘勃然复兴,教内教外,禅修与研究互为依托,携手并进,新成果、新方法不断问世。纵观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活动,对禅宗文化的研究,无论从哪个方面切入,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古老的禅宗文化和人生智慧服务于当代社会,为备受身心煎熬的当代民众提供心灵的清凉剂,为问题丛生的当代社会寻找一份精神良药这也正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义所在。因此,如何开发禅宗文化的当代价值,虽有众多成果问世,仍有研究探讨的空间。宗门之“禅”与传统之“禅”究竟有何区别?禅定或禅修除了对每日参禅悟道的出家僧众有实际意义外,对生活于滚滚红尘中的普罗大众究竟有何帮助?本文拟再就这些问题,略舒已见,以求教于教内外大德方家。

  一、作为六度、三学之一的传统禅定

  禅(Dhyāna)通常与定(Samādhi)连用,称“禅定”。禅定一词,虽然意义纷歧,但专注一境,集中思虑的思维修练,是其最为常见的涵义。就这个意义而言,禅定既非禅宗所独有,也非佛教所首创。在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正等正觉之前,禅定苦修在印度社会已蔚然成风,事实上,禅定是世界各大宗教共有的修持方法之一。基督教的冥想(meditation)派和伊斯兰教苏非派(Sūfī)也都非常重视禅修训练,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无数大成就者。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禅那的境界,释迦也曾说过,这是一种共法,所谓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独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与其他宗教,异派学术的人,只要深明学理,努力修证,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台湾印顺法师也指出,“禅定是共世间法。”因此,禅定、禅修是各大宗教共用的训练方法,只是目的、手段和重视程度不同而已 。

  佛门的禅定属于六度或“六波罗蜜”之一,为佛门各派所共同遵循;同时也是佛门三学之一,是佛门弟子的必修之课。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三学(戒、定、慧)的顺序来看,禅定都排在智慧之前,即以禅定为手段,以智慧为目的和归依,修禅定就是为了开启了悟生死的大智慧(Prajñā)。禅定的真正意义,正如兩晋之际规范天下僧尼仪轨的著名高僧道安所指出的,“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所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要开启大智慧这一“齐药病之妙医”,就必须以禅定这一“绝分散之利器”为不可或缺的训练之道。

  所以,无论是六度还是三学,禅定都是开启了却生死智慧的重要一环和必经之路。禅定的经典和方法几乎与佛教入华同步展开,所谓“自遗教东移,禅道亦授,”禅学经典是中国最早翻译的佛典之一。从后汉时入华的安世高到南北朝时入华的求那跋陀罗都不断传译禅学经典。中国僧众的习禅实践也早在东晋时代就见诸历史记载,以后在佛门更是蔚然成风,以致“习禅”成为历代高僧传一个重要门类。

  可见在传统的佛教理论和实践中,禅定或者禅修是僧众修行的重要法门之一,初期的禅修者往往独处山林,岩栖涧饮,不与世事,以求去无明,息烦恼,达到“渊池浪息,则徹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的智慧境界。这种习禅之风,虽也影响到教外的士大夫之精神情趣,但主要囿于佛门僧众之间。

  二、作为见性法门的宗门禅定

  至初祖达磨泛重溟而至广州,一路弘传禅法,至嵩山少林而面壁九年,倡二行四入法门,教人依四卷《楞伽》,籍教悟宗。一线单传至四祖道信,仍然以静坐参禅为主,在社会上,甚至在佛教界并无太大影响。至五祖弘忍始倡《金刚般若》以取代名相复杂的《楞伽经》,并一改去过去栖息岩穴,避世静修的习惯,于黄梅东山之下,鼎建道场,广收徒众,集体焚修,缁白四众,竞相切磋。禅风为之一变,由较强的出世倾向转向较浓的入世倾向。

  至六祖慧能大师,以行者身份,据宿世因缘,因上上利根,顿悟本性,授衣钵南归,隐身一十五载而现身南海法性寺,因风幡之论而说南传宗旨,现比丘相,踞狮子座,开东山法门,归曹溪而说法度众三十七年。传即心即佛之旨,倡言行住坐卧皆是道场,“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使禅定之内涵发生革命性变化,也标志禅宗南宗的正式成立。

  六祖慧能大师对坐禅与禅定进行了全新的定义: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在慧能的法门里,禅定不是一种方式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心转境,而不为境转的自在心态。这种心态的取得不关是否盘腿趺坐,是否观心看净,也不关乎是否住庙清修或在家营生,只要能保持外离诸相,内心不乱的心态,就能彻见本性,得大自在。并且对传统佛门,特别是以神秀为首的北宗所倡导的离世索住,坐禅观心的禅修方式持批评态度。

  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也。净名经(即《维摩诘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即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所以,在六祖慧能所倡导的禅宗里,禅,不仅仅是六度、三学之一,不只是一种修行方式,更不是离群索居,静坐禅观,而是一种彻见本性的不二法门,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心态,可以说,在禅宗里,“禅定”概括了佛学的全部修习。

  三、传统禅定与宗门禅定的主要区别

  传统禅定与宗门(禅宗南派)的区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则主要从禅修与生活的联系角度进行分析,以讨论宗门所倡导的禅修方式在当下社会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首先,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将禅定由一种修行方式转变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直面人生问题的心态。修行的关键不是修姿势而是修心态,整个禅修的关键是修心,心的迷或悟,迷则众生,悟则佛陀。心为境转,放不下人我二执,即使静坐山林,念经拜佛也是枉然。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一念清净,心能转境,放下万缘,就能彻见本性,开悟成佛。

  因此,禅宗最大的贡献就是用心态的调整取代了姿势的调整。只要心态正确,娑婆也是净土,正如六祖慧能在讲解西方净土时所说的那样: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在慧能的禅宗里,人人向往的西方极乐世界,不在遥远的西方,而在人们的心中,即万缘放下,行善去恶,消灭心中的贪瞋痴慢见疑等烦恼,就能彻见本性,呈现心中的自性净土。所以,心态决定迷悟,决定一切,甚至决定是身处天堂还是身在地狱,

  第二、定慧由递进关系转为一体关系

  由于是心态而非行为决定一切,所以禅定就不再是身体姿势的调整,智慧不是因禅定而生,禅定本身就是智慧,智慧由心念而生,一念若悟,自身等佛,所谓“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一念心清净,魔王亦可成佛,禅定就是心态的调整,智慧就是心态的体现,传统定慧的递进关系也变成一体关系,由定生慧,变成定慧等持。

  《六祖坛经》强调,“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并比喻道,“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因此,智慧是彻见本性的顿悟,而不是四禅八定的渐修,不需要像传统的息数观那样:

  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泊然若死,谓之一禅。……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也。……行寂止意,悬之鼻头,谓之三禅也。还观其身,自头至足,反复微察,内体污露,森楚毛竖,犹睹脓涕。于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也。

  这种一步一步的禅修,由一级而至六级,最后达到“厥心即明,举眼所观,无幽不睹”的境界。这种渐进式的身心调整正是传统禅定所主张的渐修法门,由守戒而得定,因禅定而开智慧。慧能禅宗则继承了《楞伽》经事须渐成,理则顿悟的理论,主张调整心态,彻见本性,不落阶级,顿悟成佛。强调定慧等持,认为禅定与智慧为体用关系,禅定由姿势调整变成心态调整,并将这种心态的调整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禅定由岩泉寺窟带入寻常百姓之家,将禅的甘露洒向普罗大众,由普罗大众受用并承传。这也是人们常常引用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一偈语的精义所在,也是禅宗虽几经劫乱,历千年而不坠的原因所在。

  第三、禅定由特定时地转入一切时地之中

  因为禅定是心态调整而非姿势调整,禅定就不须要特定的时间、地点或特定的环境、条件,生活中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人们禅修的道场。所谓,“搬柴运水,无非佛事,碾米作饭,正好参学。”历史上无数祖师大德,包括六祖慧能自己都是在寻常的生活劳动中彻悟本性的。

  曹溪负舂黄梅,单绍祖位;沩山执典百丈,丕振宗风;指山荫凉大树、睦州垂声于首座,当下桶箍脱落;云峰增色于堂司;演祖之磨头,丛林取则;杨歧之监寺、奕叶传灯。

  六祖慧能,曾在五祖弘忍座下槽厂舂米,沩山灵祐曾在百丈怀海门下为典座,睦州道明曾充首座,四川云峰体宗宁禅师曾任堂司,蕲州五祖法演禅师曾当磨头,杨歧方会禅师曾任监寺,这些名垂青史的祖师大德,都不是在观鼻观心的静坐禅修中,而是在平常的生产劳动中,顿见本性的。而在历史上1700位祖师的开悟公案中,“不到五分之一是在禅堂里面开悟的,另外五分之四都是在各种劳作或其他状态下开悟的。”

  传统禅定参修需要特定的时地和条件,而宗门的禅定则无时无地不可以进行,可以说只要你能调整心态,生活中处处在在皆可参禅问道。正如永嘉玄觉《证道歌》中所说的:

  游江海,涉山川,

  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禅定,不需要特定时间、地点,也不需要特定的姿势,“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之间,都是禅修的道场。出家僧众如此,在家信众也是如此。能否见性开悟,关键不在于是否出家专修,在家常人,只要善于调整心态,一样可以见性开悟。正如六祖慧能所说的那样:

  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文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而那首著名的《无相颂》,即“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必向外求玄”的偈语,即使不是佛门中人,也都耳熟能详,这其中,完全没有讲打坐观心,也没有讲烧香拜佛,所言所论完全是日常居家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之道以及面对生活问题的心态。“心平”、“行直”就是禅定,就是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真心,平直之心,就是禅定状态。所以,生活就是道场,平常心就是菩提,禅在生活之中,生活在禅定之内。

  四、宗门禅定的当代社会价值

  禅宗的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宗门的禅定智慧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曾滋润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开启了无数平常百姓的智慧,让无数有缘接触者受用无穷。然而,当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进入了科技一日千里,信息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古老的禅宗智慧还能为当下的人们所受用吗?还能为当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打开心中的千千结、解除心中的种种烦恼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心态决定生存状态的智慧仍然是解脱人生烦恼的不二法门。当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信息交流的广泛与快捷,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但这一切并没有解除人类亘古以来就存在的痛苦和烦恼,四圣谛中的苦谛依然存在,八苦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人们生起一种被一股强大的未知力量所操控而无法把握自己的漂浮感。所以在近年来的网络热词中“控”字似乎特别流行,“手机控”、“网络控”、“电视控”、“游戏控”名目繁多,甚至在婚姻领域还出现了“大叔控”的现象。

  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和便利的生活设施,原本是想将人们从自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结果科技本身却成了束缚、操控人们的主宰,人们主动或被动地沉迷其中不能自拨。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整天盯着手机屏幕的年轻一族、长年忙于各种应酬的中青年一辈、迷失于各种保健品的中老年一辈,人们迷失于物质力量的操控之中,淹没于各种烦恼和心结之中,无法抽出时间来观照自己,无暇从物欲中抽身来反观自己的心灵感受,甚至无暇体会或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对此,人们习惯于以身在江湖,不得不如此的心态来安慰或麻痹自己:没有办法,生活就是如此。因此,要让现代人从物质的控制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调整心态,让心为境转变为境为心转,认识到心性的巨大能量和力量,从物质的控制中解脱出来,观照自己、反省自己,找回失落的快乐和宁静。而禅宗成熟而系统的心态调整法门在此则大有用武之地。

  其次,禅修与生活一体不二的修持方式为普罗大众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解决之道。在现代商业社会,人们为生活而劳碌奔波,不可能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出家清修,而六祖慧能所创立的禅修与生活一体不二的修持方式,或曰心态调整法门则为普罗大众的心灵关怀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

  正如一些大德指出的那样,“宗门中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与现实生活一体化,要把修行当作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来履行。这是宗门关于修行是殊胜的地方。”这些殊胜之处就在于人们不需要离世索居,不必住庙清修,在衣食住行、工作、生活中就可以调整自己,观照自己,断除烦恼,找回快乐。其基本的方法就是专注于自己正在从事的每一件事,将整个身心放在上面,就能既可以出色地做好每一件事又可体会到其中的快乐,而不致于心猿意马,为众多的事务所困而心烦气躁,穷于应付。祖师大德的公案为此提供了可资效法的例证。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法嗣。有源律师问曰:“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平常的吃饭、睡觉也可以是禅修的道场,也可以从中修身养性,从中增长智慧。

  关键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眼”,即不饥时不要吃,困了时则要眠。这本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也是人生的两大享受。许许多多的现代人却刚好在这两件事上出了问题,不是吃得太多就是睡得太少,为健康生活所必须的两件事却成为了健康的两大杀手:吃饭吃出了许多疾病,睡眠睡出了重大障碍。原因正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百种须索”,睡觉时“千般计较”。不该吃的吃,不想吃时也吃,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无所不吃,吃,成了一种负担,吃,成了众病之源;睡眠则能省就省,沉于各种声色享受,百般计较,该睡时不睡,不该睡时想睡,睡眠遂成为一些人的严重问题,各种生理、心理疾病亦由此而生。如果遵行禅门大德的教诲,“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返回生活的本有状态,回归人性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像许多人所习惯的那样,饱足时吃饭,困乏时却不眠,颠倒生活秩序,弄得身心俱疲。真正做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这一自然的生活之道,就会品味生活的每一份快乐,把握生命的每一个韵律,从而生活于和谐安宁之中,这就是禅宗所强调的专注的力量。

  第三,心态的改变为社会生态的改变提供前提和基础。

  当前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此起彼伏,空前尖锐,许多人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因而没有公平感、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整个社会充满了一股暴戾之气。为了获得蝇头小利,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可以坑蒙拐骗、杀人放火,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学费而杀害母亲的大学生有之,为了赚钱而拐卖新生婴儿的妇产科医生有之,为了找乐子而将素不相识的七个月大婴儿摔残的警察有之,为了发泄对妻子的不满而将岳父一家满门杀害的女婿有之,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小子而将亲生儿女活活打死的母亲有之,为夫妻矛盾对自己一对亲生儿女痛下杀手者有之。这些令人震惊的恶性事件不停地反复上演,又通过无远弗届的现代媒体反复渲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高度心理失衡的状态之中。

  如何调整整个社会心态,让畸形的社会回归其本真,虽然有识之士提出了各种方法,但禅宗成熟而又系统的身心调节法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心态调整手法,为个人和社会心态改善提供了一剂行之有效的药方。例如,生活禅的一个重要智慧就是要学会放下,学会做生活的减法。而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却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事业越做越大,时间越来越少,应酬越来越多,饮食越来越精,健康越来越并,房子越来越大,睡眠越来越差。所以,房奴、车奴、股奴越来越多,拥有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从主人到奴隶,这就是人生加法的因缘果报。

  “放下”,是禅门大德在开示时常用的一个词儿,但也是常被人们误解的一个词,以为放下就是放弃,就是妥协退让,不思进取。其实放下就是要放下人、我二执,放下那些你并不需要或并不急需的东西,放下那些束缚你身心的障碍,将精力和时间集中于你必须直面的问题,回归生活的正常轨迹。同一个事物,心态的转变产生的效果是绝然不同,不是环境而是心态决定我们的生存状态。

  禅宗的智慧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畸形的心理回归正常,从放下中解放自己的身心,而不至于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拨,因而导致失衡的心态累积,从而形成一种充满戾气的社会生态。调整心态,化解心结就显得格外重要,从个人到社会,只有心态回归正常社会才能正常,也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强调心态的整体调整并不否定具体禅修功法的重要作用。当下,禅宗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重视,其价值也逐步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可。许多禅修班也在各地悄然兴起,各种禅观法门,包括南传或藏传的禅修法门,如内观禅、帕奥禅、马哈希禅法也纷纷介绍过来。那么,这些具体的禅修法门与禅宗所主张的心态调整是否矛盾呢?回答是否定的。

  六祖慧能反对的是那种与世隔绝的枯木禅,为了矫正当时佛教界或沉迷于经典义理的注疏之弊,或一味强调离世索居、不问世事的禅风之偏,因而提倡回归人间的生活禅。所谓“人不体玄,则言禅以救之;学禅之弊,至于驰空言、玩琦辩,而人不了义,则言佛以救之。”所以,分灯之后,逐渐出现了默照禅、话头禅、念佛禅,种种法门都是为矫正某种弊端而设,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今天,各种禅修法门的介绍和禅修班的兴起,正是因为目前禅学研究也出现了“驰空言、玩琦辩”的端倪,人们希望专注于某一具体的修持法门以获得调整身心之益,可以说与六祖大量倡导的生活禅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四、结 语

  法无高下,贵在逗机,宗门教下,本为一体,一月印千江,千江摄一月。佛教的各大宗派虽入手之处和修持法门各有侧重,但最终目的都指向开启智慧,了悟本性,也都有其接引某类根器众生的殊胜之处。禅宗所倡导之生活禅之所以历劫而不衰,传承千年而仍然生机勃勃,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佛法最精髓的东西,是能够最直接击中人心的东西”,将禅门的智慧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联成一体,在生活中启迪智慧,在智慧中引领生活,让普通人也能分享佛陀和祖师大德创造的“甘露之果”。今天的社会虽然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一日千里,但人类的根本烦恼依然如故,所以,为对治人生烦恼而兴的生活禅仍然是有其大机大用,值得我们研究赞叹,信解行证。

推荐阅读

弘法网 2005-2022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921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粤(2002)0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90号
主办单位:深圳市佛教协会 罗湖区佛教协会 深圳弘法寺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
电话:0755-25179580        邮箱: nhfjwh@vip.163.com(南海佛教)
广东省深圳市莲塘仙湖弘法寺 0755-25737095(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