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骗自己--常福】
去年第一次拜山,到达弘法寺前空地时,仰望高高的台阶和寺院大门,悲喜交集。一面是铺天盖地的喜悦和宁静充塞身心,一边是眼泪鼻涕汹涌澎湃,心里一个念头自主不断念叨了出来“到家了,到家了,到家了,到家了……”,如同久违的游子再踏故土,恨不得当下跪伏在地上号啕大哭一场。
3月份第一次在弘法寺受持八关斋戒,大和尚讲经中提问:一天磕头300个做得到吗?我答:做得到。在见到老和尚那一眼时,终于大哭了一场,自觉心里踏实沉静下来,妄心便歇了。不是我做得到,而是面对大和尚殷殷切切的劝勉,面对老和尚百余高龄仍弘法不止,我做不到让大和尚失望,做不到让老和尚失望。这是人格力量的感染,或者用术语来说叫加持,我收到,那个时候,从来没有过那么一刻感觉离佛土如此之近,仿佛极乐世界中的无量光寿就要呈现在眼前。
大和尚说:不要骗我,更不要骗自己。
不骗的,当初在三宝座前皈依,许下“无上佛道誓愿成”的大愿,便是不求世间的苦乐,而要超出世间轮回的彼岸。将睡眠的时间压缩些,定在清晨礼拜,当作功课的一部分,把《心经》断成54句,每句三步,三步一拜。每天便匍匐在仙湖的山路上,诵完六遍心经,正好三百余拜,从山门拜上弘法寺,分成三天。周末一般在广州,便常去光孝寺、华林寺或六榕寺礼拜。佛菩萨加持,虽然睡得少些,但精神依然旺盛,工作生活中也不会感觉困倦。
清晨的仙湖很美,有雾时更似仙境,清晨的仙湖人也多,自成一个与山下不同的世界。一路拜来,有许多的感动与领悟。经常会路遇僧宝,都会慈悲鼓励;还有上山或一同拜山的师兄,会互诵佛号问讯;有上山的香客,经过时会在山路里放轻脚步。礼拜完成,身心皆爽,一天里都会从心里绽放出喜悦。
以后,每天的礼拜会逐渐加快并增多,从山门拜上弘法寺,争取两天,甚至一天可以拜完全程。
【朝山——生命的朝拜--常晓】
老和尚三步一拜朝地拜五台山, 别人问他悟到了什么,老和尚说悟到了什么?恭敬而已!
也诚如大和尚所言,朝山,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朝拜。
当我们俯下身来,以最低的姿态,全副身心跪拜在脚下的大地,其实就是以赤子这心回归母亲的怀抱,大爱无言,大地总是无私的容纳我们,释下我们身心的疲惫,在慈母的怀抱里,我们变得越来越坚强有力,我们的心变得越恭敬虔诚。
渴望朝山,热爱朝山,在蜿蜒山道上的一次次低头跪拜,一次次支撑站起,起起伏伏,就象是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但又是一步步向上,一点点向前,我们的目标在一点点接近。
大和尚关心地问大家,朝完山,累吗? 大家异口同声“不累!”,我也不累。一点也不,也讲是心里被太多感动充满,竟再也容不下一个“累”字。
真想说:生命不息,朝山不止,就这样去超越人生的一座又一座山,也用我最低的姿态,最恭敬的心去对待人生中的每一座山,每一个生命。
【莫动心思,只管自己拜佛——明非】
末学明非自学佛以至今日,一贯是闲心散漫,不思长进,偶尔发心立愿,也是精进些许时日,旋即为世俗习气所转,真是惭愧万分。这次常顺师兄发起朝拜弘法寺,亦是唯唯诺诺,没有坚定信愿,总觉拜山是别人做的事,与我则甚为遥远,在这样的心态下开始了自己的弘法寺拜山之旅。
拜山的路程是从仙湖植物园的大门靠右侧,三步一拜至弘法寺老和尚座下,一律穿海青,共三十多人,我排在最后面。
初拜时,体力充沛,精神旺盛,拜佛的动作也很是标准,亦不管路程远近,三步一拜,一直到第一个大拐弯处,已经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腰酸背疼,实在难以坚持。看其他师兄,已在前面很远处,自己还是平日里缺少功夫,没有坚持每天拜佛,这样的身体如何坚持得下,又自念到,还是要坚持到底。于是步子放慢,动作变缓。又坚持了一会,实在是不行,腰已经很难用力起身,看看自己已经被拉下太远,这样下去,天黑之前都不能拜完,于是三步改作五步,加大脚步,咬着牙往前拜。一直拜到弘法寺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老和尚座下、大和尚方丈室,最后一拜起身后,双眼昏花,头闷脑胀,浑身脏乱一团,狼狈不堪,各中滋味真是难以叙说。总算勉强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拜山之旅。
以下是这次拜山后的感受:
一者:要有准备。不但要发大愿心,立志完成,还要从体质上做好准备,想起玄奘法师西域取经之前,练习了一年的攀爬、忍饥等训练。此次拜山路程虽不是很长,但还是要筹量自己体质,平日里要多加锻炼。
二者:要放下。路人的闲言碎语,莫与理会,莫动心思,只管自己拜佛。
三者:不急不慢。即使再慢,也不能和同道攀比,毕竟身体素质不同,三步一拜,即使一天一夜,也要誓愿完成。
四者:观身宿疾。拜完后,身体最酸最疼的部位,基本都是问题较多或有宿疾的地方,平日里要多加注意,其实拜佛也是治病的好方法。
五者:胜妙难言。拜佛,也是修行,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以后要坚持每日拜佛,拜佛修身,修身拜佛。
此次拜佛只有区区数公里的路程,竟然如此费力,想想虚云老和尚、本焕老和尚、仁炟法师朝拜五台,那是何等的愿心,何等的艰辛。见贤思齐,末学要向诸佛菩萨、诸贤圣僧学习,精进修持,誓成佛道,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三宝在前指引--张雅琼】
路上的行人、车比较多,大家又都穿着海青三步一拜,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很多人站在路中用自己的相机拍下来,但是周末车多,所以我在护法的时候,除了看好负责的师兄,还一直提醒路人拍照时候注意自己身后的车。
碰到很多有缘的人问我们这是在做什么,就小小发挥一下,跟游客结个善缘。
拜山的师兄在行进过程中,护法不方便去直接问是否需要饮水,拿着水来回走就好,不能打扰拜山的师兄。
我第一次做,不太专业,开始还跟一个比较熟悉的师兄大喊加油,回想起来小小惭愧。也有的师兄身体状况可能不好,护法在那位师兄休整时候可以多鼓励一下。最后在寺庙里行拜途中,人非常多,护法也比较少,听其他师兄说有些游客直接从叩首的师兄身上迈过,发生这样事情实在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以后多加注意。总的来说,拜山的师兄都非常让人敬佩,平均两个半钟拜完。最后以大和尚的精彩开示圆满结束。
山路弯弯,有起有伏像是我们的人生,但有三宝在前方指引,这是最大的心灵力量源泉。路上有累跟汗水,不过当跨过来再看走过的路,想到最终离苦得乐,一切都值得。最最重要的是,这条路上有善知识的慈悲呵护。
路上有繁华,也有障碍,心灵又是那么不坚定,不是师父提醒常回家,一直往家的方向走,又迷失在路上的风景中了。
感恩三宝,感恩师父,感恩一起同修的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