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帐号:
  • 密码:
  • 注册

站内搜索
  • 起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关 健 字:

本焕长老103寿庆新闻宣传“背景资料”返回

2009-11-07 10:58:10 来源:弘法寺 浏览量:6029
分享到:

  本焕长老报道之一

  他出家八十春秋,传法授徒,两百余万众,法子三百余人;虽然年事已高,早晚诵经不辍。八十余年如一日之苦修践行,言传身教,唤起无数信众虔诚向佛,皈依三宝;他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无尽行愿,刺血书经,弘法利生;他爱国爱教,积极参加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近年来感召弟子及四众向社会捐款越数千万元;他就是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我国宗教界重要的爱国爱教的佛教领袖人物——本焕长老。

  百年本焕

  今天,2009年11月7日,对于深圳弘法寺来说是个特别而又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弘法寺第一代方丈本焕长老的103岁寿诞。

  深圳的秋季,天气格外凉爽。庆贺本焕长老百岁有三寿诞活动如期隆重举行。整个弘法寺装点一新,彩旗飘扬,佛乐缭绕,梧桐为之欢呼,仙湖为之舞蛟,前来礼佛和拜望本焕长老的信众络绎不绝,此时此刻,圣境瑞像,法喜充满。

  弘法寺坐落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梧桐山麓,环寺皆树也。从植物园大门到弘法寺有3公里的山路。一路树荫生凉,鸟鸣添幽,转过一个弯,抬头便能见到远处的弘法寺了。深圳弘法寺始建于1985年,建成开光于1992年,是1949年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阶而建,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银墙金瓦,斗拱飞檐,翠树拥托,氤氲覆罩。

  进得山门,又是一番境界。若干善男信女或站或跪于殿堂之前,面有欢喜祥和之色。

  一位老人精神矍铄,慈祥安康,端坐在一把古色古香的椅子上,平静地接待如织的礼佛信众。这就是当代佛门泰斗,虚云长老的亲传弟子——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年届103岁的本焕长老。

  世纪高僧的求法艰难路

  本焕禅师,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武汉新洲区李集人。公元1907年农历9月21日出生于四代务农之家,母亲彭氏却是当地望族大闺秀。凤珊排行第四,上有一位姐姐、两位兄长,下有弟妹各一。虽家境贫困,父母仍咬紧牙根供凤珊读六年私塾。7岁时,父母为他取了个学名“志山”。小志山读到第四年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和兄长艰难的供他继续读书。读完6年私塾,他通文达理,人称“小先生”,可是家境太穷困了,大姐已出嫁,兄长常年在外跑生意,弟妹夭折了,家里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了。志山自小就养成勤劳、憨厚、纯朴的优良品德。母亲晚年奉斋信佛,志山也随母亲拜佛读经书。久而久之,志山明白学佛可以“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转迷为悟,明心见性”。想起自己学名不是要志在山么,就立意出家。

  22岁那年,志山径直到镇上的报恩寺出家,礼拜八十多岁的潢定老法师,法号本幻。后来潢定老法师觉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焕发,必能济惠众生。1948年接虚云老和尚法后,又改名为本焕。由于他刻苦修学,自觉辛勤劳动,每天早起先打扫庙子,挑水劈柴,后敬香,习禅,不怀杂念,做到身在佛门,心在佛门,立志成为追求智慧解脱的修行者。如此一来,不仅得到潢定老法师和传圣老和尚的喜爱,还得到经常到庙上拜佛供养寺庙的万遐进女居士的喜爱。万居士乐善好施,是当时湖北省主席万耀的姐姐,当地僧俗称她为万大姑太。姑太认为本焕在这小庙里难于帮他深造,于是资助他到武昌宝通寺受戒。

  1930年农历四月初八,本焕到了武昌宝通寺。以圆净的身心,从持松和尚受具足戒。这位博学多才的传戒师对他说:“要领悟到佛的真谛,必须经过一番苦行修炼的功夫,亲自体验,渐入佛心,没有捷径,只有苦修行,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并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刹古寺,多参拜高僧大德,特别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焕牢记持松和尚的话,决心在佛门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历尽种种艰难困苦,也要寻师访道,亲自体验、苦行修炼。正巧万大姑太来武汉,也到宝通寺来看本焕,听了本焕受戒后的参悟体会和志向,又慷慨解囊资助本焕去参学。是年四月中旬,本焕从武昌乘船到镇江,步行60多华里,到达扬州高旻寺,参拜了来果和尚。来果和尚是湖北黄冈人,欣然收下了这位同乡为侍者。来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写的《赞僧赋》,又跟他讲述临济宗义玄祖师的故事,鼓励他要以祖师爷为榜样,通过严格锻炼、坚持修行,日后终将成为一棵给人荫凉的大树。后来本焕自己回忆在高旻寺修行时的情形:“昼则勤修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由于艰苦修行,位列来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禅师器重。1935年任禅堂维那,次年任堂主,重要佛事活动让他参与或主持。曾经参加八个禅七之后,又打五个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坚持硬坐、静坐定静不倒单,以顽强的意志,通过了禅功严峻的考验。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际值30岁的本焕一心要完成朝拜的宿愿。此时的他,跟来果和尚修行了7年,可出任住持了,但是,他在武汉完成四千多银圆化缘任务,交高旻寺采购修建寺院木料之后,从汉口乘火车北上,直达河北省保定。旋即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腰酸脚痛,双膝皮开肉绽,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6个月,磕了22万多个响头,到达了五台山。跟着又拜上山。从北台起,同样三步一拜一柱香,拜五个台子;五台高度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120公里,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持续一年的朝拜,连头发、胡须也没有剃,究竟为什么?本焕师曰:“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渡人。”这体验是何等深刻啊!

  从1938年开始,本焕师在五台山广济茅蓬(即碧山寺)住下,决心在这圣地苦修行十年。1939年四月初八本焕师有缘与同参寿治、法度接广慧老和尚的临济法脉。不久,寺院住持广慧圆寂,遂由寿治接任方丈,本焕、法渡任监院。

  爱教不忘爱国

  此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已经占领了五台山。本焕师爱国爱教,常常利用监院身份,支持抗日战争。还曾救八路军营长于虎口之中。

  1942年10月起,在已毁的古西天寺修了闭关之所。为潜心念佛求道,于地藏菩萨圣诞之日农历七月三十,本焕师身穿大红袈裟,庄严地进人关房。在闭关三年期间,读《藏经》四千多卷,还在晚上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曰阵亡将士。1947年7月,本焕师出关,回到了碧山寺。

  碧山寺有个镇山之宝,称碧山寺金字经塔,是明朝三宝弟子许德其所书。它长5.1米,宽1.7米,是用白绫和黄绫装裱而成。内容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全文,共80卷,630043个字。许居士整整写了16年,被誉为佛经金字塔。1947年3月,本焕师隐居五台山北台顶才3天,就听说一些盲动农民冲击碧山寺,遂令一位刚从碧山寺来的寺僧重回寺里,把经塔秘密地背上山来。本焕师满眶热泪地看到了此塔完整无缺,于是向佛发誓,人在金字经塔在,誓与经塔共存亡。为了避兔此宝在战争年代被毁,本焕师携塔开始了长途跋涉的流离生涯。先后背塔到山西省三阴县净土寺,北京西直门弥陀院,青岛湛山寺,几经辗转,终于把佛宝安全护送到上海普济寺。直至今天,《华严经》金字经塔尚在五台山显通寺完好如初地存列着,色泽犹新,金光耀眼,本焕师功不可没!

  本焕师“燃灯送母”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1948年1月,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来信,说母亲病重。本焕师当即赶回到湖北老家,到仓埠报恩寺结夏安居。坚持每天清晨坐禅,早餐后步行15华里,回家照料母亲,晚上又返回报恩寺,攻读三藏,还天天放焰囗回向。回家5个月,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药喂食,细致入微。9月,在老母临终前的一夜,在自己肩窝里装上菜油,放上灯草点燃,双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终,直至老母亲离开人间。老母病逝后,请僧尼为老母亲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亲灵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本焕师在灵前反复说自己的誓言:“安息吧!母亲!作为佛子本焕,一定遵佛教诲,上报四恩,下济三途,永不忘父母养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设光明的佛土。”

  南国普度传法

  1948年11月,本焕师来到广东南华寺住下,常到乳源云门大觉寺,看望虚云大师。大师认为本焕师修道成功,考虑自己已经111岁了,应由41岁的本焕师担任南华寺方丈。虚云大师兼挑五宗宗脉,认为本焕师可以承继曹溪法脉,授他为临济宗四十四代传人。1949年农历正月初八,本焕和尚于南华寺升座,四月初八曰即开期传戒,请虚云大师为传戒和尚,自己为开堂和尚,传戒53天。1950年,中国大陆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南华寺僧人和农民一样分得了土地,大家自力更生,坚持耕种劳勤。在这样困难环境下,本焕和尚从1953年至1957年,还继续弘法,连续3次主持传戒法会。

  本焕长老一生弘扬佛法,四处筹建寺院,恢复禅宗祖庭。1984年在深圳筹建弘法寺;1986年修复并重建光孝寺;1989年重建湖北武汉报恩寺;1995年重建禅宗四祖祖庭正觉禅寺;1996年重建南雄莲开净寺;如今,又在百丈山重建百丈禅寺;经他重建和修复的寺院道场规模之大,辉煌的程度可谓前无古人。他给众多僧侣提供了修行和弘法的道场;他使广大信众有了更多参拜礼佛的地方。

  深圳弘法寺是1949年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弘法寺的建设开放也是本老弘法大愿。1984年深圳市政府特请本焕长老从丹霞山来深圳梧桐山共谋筹建弘法寺;1985年7月1日,大师从丹霞山别传寺率领十位法师到梧桐山为弘法寺动土洒净;1986年7月,由中国佛教协会正式命名为《弘法寺》,赵朴初会长亲自题写寺名;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仪式。

  深圳市弘法寺位于深圳仙湖植物园内,地处深圳市东郊——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它背靠陡峭叠翠的山崖,前临涟漪万顷的仙湖,依山傍水。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的弘法寺,1992年后建筑面积逐步达到3万余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下而上建有照壁、山门、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览厅、大雄宝殿、藏经楼。两边及侧面分别建有客堂、祖师殿、伽蓝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延生堂、方丈楼、退居僚、卧佛殿、斋堂、禅堂、僧寮、客寮、云水堂等,2006年又建成一座7000多平方米的弘法大楼。

  弘法寺的造址、规划、筹建、续建到发展,每一步都凝结着百龄高僧本焕长老的智慧和心血!也是继承虚云老和尚实践精神的最好发扬,更是本焕长老对当代中国佛教所作的贡献中最殊胜之处。作为禅宗的道场——弘法寺,不仅为中国佛教增添了一座弘法利生的重镇,也为中国禅宗后人有继与弘扬禅门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门径,使禅宗这一古老的佛教宗门在新建的国际大都市里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为海内外信众更好了解禅宗,与禅宗走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今弘法寺的僧众把本老的佛学精神、建寺理念树为旗帜。“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已经成为弘法寺未来发展的共识,努力构筑珠三角乃至两岸四地面向世界弘法利生的平台,已经在望。

  传衣钵修得正果

  2000年,本焕长老因病住院,一天,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走进了他的病房,本焕长老一见到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就握住了他的手谈了三个多小时。这个年轻人就是深圳弘法寺的现任方丈印顺法师。

  印顺法师,俗姓张,字源利。据了解,2000年,他当时在深圳休假,听说有个湖北籍叫本焕的高僧正在住院,他受一位领导的委托去看望本焕老和尚。本焕老和尚一见到他,就抓着他的手谈了三个多小时,谈宗教状况,谈本老(本焕老和尚)自己的经历,谈本老对弘法利生的体悟,而且叫他无论如何都要出家。后来他回到家中,本焕老和尚每晚10点都给他打一个电话。他换了四次电话,可最终还是会被本老找到。半年后,他下定决心出家了。庚辰年于深圳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起法号‘印顺’。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佛学博士,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据印顺法师讲,在认识本焕老和尚之前,他对“出家”这个词没有概念,与老和尚的会面也是第一次接触出家人。让他下定决心出家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老和尚充满信心;第二,他在社会上已看得很清楚,明天会发生什么他也很清楚。他认为他出家当和尚之后,可以改变佛教界人员素质低下,结构比较混乱的状况。可以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做点贡献,更有意义些。

  印顺法师跟随本焕长老出家以来,一直在老和尚身边做侍者,得老和尚禅脉心髓,秉承老和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终生得离苦”这一禅门宝训,戒行清净,弘扬佛法,深得老和尚信任和赞赏。

  印顺法师一直遵从本焕长老的告诫,不断完善寺院管理的相关制度。提出了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构筑珠江三角洲乃至两岸四地走向世界弘法利生的‘人文佛教’平台的宗旨,带领四众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佛教对外文化交流,受到各方好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弘法寺不仅发动信众为灾区捐款捐物,而且还和市佛协在第一时间组织9批累计900多人次的深圳佛教界赈灾志愿者赴绵竹、汉旺、拱星等重灾区建立灾民救助点,开展分发物资、煮粥做饭等生活救助工作和消毒熬药、简单医疗护理等医疗救助工作,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弘法寺为赈灾扶贫、扶孤养老、兴办希望学校、修桥铺路、建医院等慈善事业捐款已累计达6000多万元。其中仅华东水灾就捐款200万,非典期间本焕长老率四众及弟子捐款3000多万,2007年粤北水灾捐款207.2万,其它数额的捐款事迹更是不胜枚举。

  出家以来,印顺法师依从恩师本焕长老教诲,时刻践行爱国爱教、造福社会、弘扬佛法、慈悲济世、普度众生的信念,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为了弘扬佛法,他最早提出并协调出资100万元,创建首部中国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文化团体,并在国内外进行多场演出,使海内外观众亲身感受到了艺术与佛法智慧相融的独特魅力。

  此外,印顺法师还多次受到泰国政府及皇室邀请,数次前往泰国,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并迎请泰国政府赠送的四面佛到深圳供养。印顺大和尚被国会聘为“泰国国际佛教顾问”,在泰国受邀担任泰国第一世出家寺庙的住持,被授予泰国荣誉僧王称号。

  印顺法师对于寺院的管理和道风建设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地方。自从他任监院以后,加强寺院管理,建章立制。他要求把寺院的财务收支情况每天一清算,每月一公开,因为寺庙的钱都是来自社会十方的,都是大家捐赠的香火钱,通过公开寺院财务收支情况的方式,把寺院的管理更加透明和完善,在加强道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受到广大信众的认可和好评。

  2008年10月18日,深圳弘法寺钟鼓齐鸣,彩旗飘扬,本焕长老的衣钵弟子印顺法师荣膺弘法寺第二代方丈升座法会在深圳弘法寺隆重举行。升座仪式上,前来参加庆典的国内外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在山门为其挂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在大雄宝殿为其送位,102岁的本焕长老在法堂亲自为其送座,亲手将方丈衣钵等法器传授给印顺大和尚,并将印顺大和尚送上法王宝座。印顺大和尚法相庄严,年轻有为,他的升座瑞相显现,说明了佛教事业的发展后继有人。

  印顺大和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一生当中,最幸运的是遇到老和尚(本焕方丈)。我最自豪的称呼是,我是本焕老和尚的侍者。我做方丈的机会有很多,这一辈子陪他的机会却只有一次。在我心目中,老和尚不存在退不退休、退不退位的问题。我们给他跑跑腿,能够不丢他老人家的脸,这个是最重要的。他是弘法寺的开山住持,弘法寺是他老人家一块砖一块瓦建起来的,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凝结着他老人家的心血。他永远是弘法寺的方丈!我跟他老人家讲,他老人家坐的方丈室不能动,方丈牌挂在他那不能动。一切都保持原状。”

  印顺大和尚现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目前,他还兼任深圳弘源寺(宝安石岩湖风景区)、大佛禅寺(深圳东湖公园)、大华兴寺(东部华侨城)的方丈。

  报道之二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对话弘法寺第一任方丈本焕大师

  记者:您常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本焕长老:“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现在不但得了人生,而且还能亲闻佛法,常依三宝,所以我们都是很有福德善根的。

  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失人生者如大地土,而得人生者就如掌上土”。所以人生很难得,很难得。就向大海里捞针一样,就这么艰难。可是失去人生就太容易,太容易了!就向大海汪洋。既然我们得了人生,又闻到了佛法,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发大心——发大菩提心。我们要学佛、学菩萨;成大菩萨、成圆满佛;不要学罗汉、做自了汉。我们要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精神和大悲愿力,就一定能成佛,这是佛说的。

  释迦牟尼佛就在经上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我们现在还发心不够,修心也不够,还没有真正做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实际行动。所以,我们就还没有成佛、成菩萨。这不能怪任何人,只能说我们还没有发大心,或者说发心还不够呀!

  现在我们的福报太大了,所以造业也就越深了。如果再不当下发大心,发恒常心,恐怕我们真的很难了道呀!我们不但要发心做事,度众生,而且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修心呀!修心是自己的,功德也是自己的,谁也抢不去。也就是说:“公修的公得,婆修的婆的,不修的就没的得”。所以修心越多你就越加觉得清净,越加觉得安宁。这个可不像钞票,挣得越多,烦恼越多,心也越慌,越加不会清净。当然,钞票多能拿出来为众生做功德,这才是好样的!记住一定要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愿心和行动,我们才不枉费人生呀!

  报道之三

  和尚应学本焕“和和为尚”

  ——对话弘法寺第二任方丈印顺大和尚

  记者:能用最简单的语言给本焕大师画个像吗?

  印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是为了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忘我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完全没有“我”的概念。他整个思想和身心都奉献给了佛教。我当时觉得,他就像一个菩萨。我们天天在谈一些终极目标、思想道德,老和尚就是最好的表率。

  记者:说说您跟老和尚之间的故事。

  我刚出家时,发现老和尚是一个非常节俭和简单的人。我们用纸,随手一抽就是一张。在他手里,至少要撕成三份。我给他当侍者,每天早晨给他打洗脸水,水打多了,他就会骂我浪费,说下辈子让你生到没有水的地方去。

  记者:偶尔会批评你?

  印顺:批评是很正常的。比如说我比较懒啊。我凌晨三时还没起床,他到我房间“啪啪啪”打我三下就走了;比如我出门说两个小时后回来,结果迟到了15分钟,他就笑眯眯递来一炷香,我就乖乖地跪香去了。

  记者:你出家时,老和尚已经很年长了吗?

  印顺:那时他94岁,每天凌晨三时起床诵经,一直读到七时,每天如此。上午是会客时间,下午五时三十分吃完晚餐后继续看经书,一直到晚上十时睡觉。

  记者:本焕大师关心世事吗?

  印顺:他每天坚持听《参考消息》。

  记者:听?

  印顺:我读给他听,大概一个小时。他对国际国内的大事和民生新闻都很感兴趣。

  记者:是的,比如汶川地震,弘法寺和本焕大师都非常关注。

  印顺:弘法寺不仅为灾区捐款,还组织志愿者赴灾区参与救灾工作。老和尚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去灾区,我去了。我觉得一个民族要从灾难中学会反思,要把任何一次灾难当做对我们现实的一种教育,这样才不会白白付出。如果这场灾难还不能让我们对生命做出反思,对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做出反思,那就太愚蠢了!在灾难中,要更加自强,更加成熟。

  记者:在这样的大事件面前,佛家和世俗社会需要承担的责任有什么不同?

  印顺:各做各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社会分工和角色的定位。比如你,在家里,你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或者其他角色。作为儿子,你的角色扮演好了没有?作为丈夫,你的角色扮演好了没有?或者在单位里作为员工,你扮演好了没有?

  记者: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印顺:和尚的角色。和尚是“和和为尚”,倡导社会的和谐,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

  佛教有责任重塑道德体系

  记者:你带着你的理想来了,到如今已经十个年头了,你觉得你的理想正在实现吗?

  印顺:路是一步步走的。只要走,总有到家的时候。

  记者:大师,你每天念经,日复一日,会不会感到厌倦?

  印顺:当你的心、你的书和外部的世界及环境融为一体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妙。不能发现我们的书本、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环境的美好,是因为我们的心太散乱了。

  记者:你觉得在北京大学读书的经历和当和尚,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印顺:人生是一笔财富。不管是哪个阶段,不管哪件事情,不管是哪种环境,对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新调整,都是有影响的。

  记者:我通过资料了解到,你曾经提过“人文佛教”的理念。弘法寺位于闹市,都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来烧香拜佛……

  印顺:我们建立过一个数据库,专科以上学历的信徒占71%,本科以上学历占50.7%,年轻人占95%.年轻化、知识化是深圳佛教徒的一个特色。

  记者:你的“人文佛教”的理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提出来的吗?

  印顺:我们的整个社会,包括佛教,确实要有人文精神的支撑。人文关怀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关怀,是对现实社会的适度调整。

  记者:现在深圳正在开展提升城市人文精神的讨论。请问师傅,弘法寺的“人文佛教”的践行在深圳提升城市人文精神中有何意义?

  印顺法师:这个话题很巧合。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在经济建设上要成为典范,同样在道德建设、人文精神的提升上也要成为典范。我注意到,2007年深圳市的两会期间,有人提出提升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建议,得到了响应并开展了讨论,深圳弘法寺在2006年下半年,就把构建“人文佛教”平台拿进了日程。

  说具体点,现在深圳的“义工”现象,成为一张名片,也是深圳市人文精神提升的一个真实写照。其实,“义工”现象肇始于佛教。大家知道,弘法寺每逢大型法会,成千上万的“义工”发心到弘法寺做事,把法会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其中有一个自发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组织管理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弘法寺的“义工”现象在深圳市人文精神提升中有着示范效应。

  记者:在你心中,本焕大师除了是恩师外,还是你的什么人?

  印顺:他像父亲,又像祖父,当你有任何想不通的事情时,只要站在他面前,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是一个微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生生世世和他老人家在一起,老人家的一生,与中国佛教发展在一起,老人家也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风云变幻,老人家给我们佛教界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老人家可以这样,我们是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老人家学习?我们要在老人家的旗帜下,好好地主持把握,更好地向老人家学习,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推荐阅读
印顺大和尚做客深圳国学院 精彩演讲“和谐社会 从心开始”
2014年5月22日下午3点,深圳国学院联手深圳西部国际珠宝...更多
国宗局陈宗荣副局长率团拜访柬埔寨两大宗派僧王 受到热情接待
现代柬埔寨佛教僧伽由大宗派和法宗派两大部组成。前者属于传统的...更多

弘法网 2005-2022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4921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粤(2002)0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90号
主办单位:深圳市佛教协会 罗湖区佛教协会 深圳弘法寺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
电话:0755-25179580        邮箱: nhfjwh@vip.163.com(南海佛教)
广东省深圳市莲塘仙湖弘法寺 0755-25737095(客堂)